28
2015
10

一名农村干部说不完的故事 十年“对战”养殖污染改变农村面貌

现在我们村的河道里有鱼有虾,菜场、家里苍蝇都明显少了。”说起最近一两年的环境变化,新丰镇竹林村“老娘舅”项永伟就有说不完的话,“过去我们村的人去坐公交车,一上车人家就知道是竹林村来的,因为太臭了。”

而现在,走进竹林村已闻不到猪粪臭味,曾经的养殖区域已经被大片稻田所覆盖,到了春夏季,“万元千斤”模式又会把阵阵稻香幻化成生姜的鲜辣滋味。

过去的二十多年中,项永伟负责村里的生猪防疫和农技水利,对这个南湖区生猪养殖第一村的养殖污染变化很是了解,“其实十年来我们从来没有放松过污染治理。”

项永伟记得,2005年时,竹林村的生猪养殖面积大约有10万平方米,大量生猪养殖带来的污染毋庸置疑。为此,当时竹林村就建造了100多个沼气池和沼液池,之后的几年中,沼气池、沼液池和干粪堆积池等设备大量增加。而这些新设备在缓解养殖污染的同时,为村民生活带来方便,一家中型养殖户做了沼气池后,所产沼气可供周边几家邻居使用,为大家节省煤气,因此养殖户们也很配合。

但一段时间以后,由于生猪养殖量太大,沼气池的处理能力渐渐捉襟见肘。为了处理污染,许多养殖大户开始挖厌氧池,用于排放处理,最多时全村光厌氧池就挖了几十亩地,耕地和种植业也受到影响。

2012年,竹林村进行雨污分离地埋式暗管建设试点,但在试行一段时间后,项永伟就发现,长此以往同样可能效果不彰,因为需要处理的污水不仅是猪粪和尿液,还有大量冲洗猪舍用水,这样的排放量很快就会让整套系统不堪重负,而且还有个别养殖户偷排。“区里对养殖污染抓得严,其实农户也从来没少投入,毕竟环境好了,大家都舒服。”

直到2013年上半年,南湖区开始力推“三改一拆”,随着大片违章猪舍的拆除和农田复垦、“美丽乡村”等工作的开展,竹林村水清鱼跃、空气清新之态才算真正重现。

竹林村曾是南湖区生猪养殖量最大的行政村,而在竹林发生的这一切,正是南湖区十年来面源污染治理“长征”的缩影。

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办公室主任杨明忠介绍,2005年以来,南湖区从未放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先后根据省“811”环境保护三年、新三年行动两个实施方案,令所有养殖户按照“两分离、三配套”的要求全面完成治污设施建设。到2009年,全区累计建成沼气池20.5万立方米,干粪堆积池3.4万立方米,沼液储存池38.5万立方米,雨污分离设施31.3万米,地埋式暗管24.3万米。

在省、市要求的基础上,南湖区还根据本地实际,创建了农牧结合、生态高效、资源循环的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新模式——“两分离三配套零排放”的“南湖模式”。又出台多项政策,合理划定了禁、限养区,成立了区、镇两级的“三废”收集服务公司,深化“一户一方案”工作,完成17445户养殖场户的设施摸底调查和农田配套协议,作为生态消纳农田基础,通过政策落实确保治理工作顺利进行。

2013年3月,南湖区打响“三改一拆”战役,两年内拆除违章猪舍近490万平方米,同时推进养殖户转产转业和农田复垦工作。

现在,南湖区生猪存栏量已经从最高峰的约120万头,降至不足11万头,其中5.91万头由规模牧场养殖。今年,南湖区着手推动这些企业进行一场一策污染治理标准化建设,在年底前要求所有企业必须改造成为生态化、零排放企业。而50头以下散养户也全部配备相应环保设施,可对养殖排放进行自我消纳,其生猪排泄物也成为周围家庭农场、苗木园区争相需要的“香饽饽”。南湖区终于从一个难以消化污染排放的生猪养殖大区,转身变为产业良性循环、环境水清岸绿的“美丽乡村”。兽药专家摘自互联网!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