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情况:
浙江金华兰溪市一快三黄鸡养殖场,于秋末冬初养殖20000只三黄肉鸡,采用砖瓦开放式鸡舍养殖,鸡舍四周用塑料布进行保暖,上鸡10日龄,突然遭受强降温,据养殖户介绍,煤炉烧的通红,鸡舍内温度也升不上来,鸡堆积在煤炉周围。第二天,大群鸡表现呼吸道,所占比例能达到60%以上,此种情况下,养殖户投服治疗呼吸道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抗病毒药物,应用3天,呼吸道症状变轻,但是大群饮水量增加明显,拉白色石灰浆样粪便,采食量下降,逐渐出现伤亡,伤亡率增加迅速。对病死鸡进行解剖可见:
解剖症状:
肾脏肿大,呈苍白色,肾小管充满尿酸盐结晶,外形呈白线网状,俗称“花斑肾”。输尿管扩张,充满白色的尿酸盐,肠黏膜呈卡他性炎变化,全身皮肤和肌肉发绀,肌肉失水。
诊断:
结合发病情况及解剖症状,初步诊断为因急剧降温引发的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治疗:
治疗原则:抗病毒、通肾、防继发感染、补充体液、降低饲料蛋白(配合玉米面拌料,比例按10%—20%)。
治疗方案:
神剑(抗病毒)+通肾灵(通肾)+倍耐欣(防大肠杆菌继发感染)+口服补液盐(补充体液)
效果反馈:
用药24小时,大群死亡即可得到控制。
用药2天,饮水量明显减少,大群粪便逐渐成形,饮水量基本趋于正常。
用药4天,大群基本稳定。
案例总结:
本病的主要诱因是因为温度的急剧变化,因此在全天温差过大的季节,应该注意鸡舍内的保温与通风。
本病的主要致死原因是因为肾脏的急性衰竭引起脱水,因此治疗时要注重恢复肾脏功能,补充体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