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服务热线:400-0531-699
兽药工程中心 院士工作站 专家团队 科研成果展示 研发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研发中心 > 研发动态 >

微生态制剂原理及发展方向

时间:2018-08-30 来源:研发中心 田玉虎
  近年来,随着人民对动物食品消费需求的增加,为有效预防动物疾病和提高饲料转化率,药物添加剂被大量使用在养殖过程中,同时也引起了细菌耐药性和治疗成本增加、免疫抑制和抗病力下降,药物残留增多等副作用,严重影响了肉质和食品安全。2016年7月26日我国农业部第2428号决定停止硫酸黏菌素用于动物促生长使用。而在近期举行的中国饲料发展论坛上,农业农村部兽医局局长冯忠武表示,药物饲料添加剂将在2020年全部退出。与此同时,农业农村部公布关于2018-2021年开展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养殖端减抗和限抗的时间表。寻找能够替代抗生素的饲料添加剂原料成为畜牧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微生态制剂以其无毒无害无副作用且能明显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被广泛应用。

  动物微生态制剂,是以正常动物体内或环境中对动物有益微生物为主要来源,经分离、纯化、鉴定、筛选后确定的,再经发酵、浓缩、干燥、微囊化包被等一系列工艺制成的,用于调节动物机体免疫功能、促进动物生长、提高生产性能,改善养殖环境的直接应用的微生物活菌或代谢产物制剂。

  微生态制剂发挥作用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生物拮抗:益生茵通过空间竞争、营养竞争或代谢产生抗生素、有机酸、H2O2 等物质,有效抑制病原菌、腐败菌在消化道的粘附,预防肠道疾病的发生,减少胺、氨、细菌毒素、氧自由基等有毒物质合成,最终改善机体健康状况;2、生物夺氧:一些需氧微生物特别是芽孢杆菌能消耗肠道内氧气,形成局部厌氧环境,有利于厌氧菌的生长。例如,有些微生态制剂含有蜡样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需氧芽孢杆菌,虽然这些菌都不是肠道正常菌群的主要成员,在肠道不能长期定植,但能迅速消耗氧气,降低pH 值,促进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生长。3、调节免疫功能,抵御病原菌侵染:外籍菌群的免疫激活作用优于原籍菌,当外籍益生菌侵入动物肠道后可诱导宿主产生抗体和致敏的免疫活性细胞。主要通过活化肠黏膜内相关淋巴组织, 使SIgA抗体分泌增加,提高机体免疫力,诱导T、B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通过淋巴细胞再循环而活化全身免疫系统,使机体免疫力提高。4、促进消化吸收, 提高饲料转化率:益生菌进入消化道后,可代谢产生乳酸、乙酸等有机酸以及水解酶、发酵酶和呼吸酶等。这些物质可刺激肠道蠕动,促进蛋白质、脂肪和复杂碳水化合物等物质的消化与吸收。益生菌合成的多种维生素,如叶酸、泛酸、核黄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 等可提高铁、钙等矿质元素的吸收和机体构成成分的合成,使生产性能提高。

  当前市场上微生态制剂琳琅满目,但也具有很多的问题和缺陷:1、缺少统一的国家标准和规范、有效的鉴定方法、菌量未达到要求、生产工艺不稳定等,产品质量良莠不齐;2、抗逆性较差,经过饲料高温制粒、经过胃酸胆盐等消化作用,活力损失较多,难以达到使用效果;3、保质期短,不耐储运,长时间保存菌量下降较多、失去活性;4、出厂价格较高,导致养殖成本明显增加,不易广泛应用于养殖终端使用。

  为了有效的使用微生态制剂,达到替抗和减抗的宏伟目标,未来微生态产业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发展:1、建立微生态检验和鉴定标准,保证产品的稳定性;2、通过基因工程或者物理化学诱变,进一步提高菌种的优势性能,比如产酸或产酶性能;3、改进生产加工工艺,比如通过有效的辅料包被工艺提高菌种的抗逆性,逐渐符合畜牧养殖的要求,保证产品的功效;4、提倡产品形式多样化,比如可以通过液体和固体发酵饲料提高菌的含量,减少终端使用成本;5、通过菌种筛选和组方,创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比如抗腹泻、防便秘、脱霉菌毒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