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2015
05

双汇5000万只肉鸡产业化项目将投产 营销体系面临改革

兽药专家了解到,国内外肉制品市场环境不佳,造成“肉老大”双汇发展(26.50, 0.87, 3.39%)业绩下滑,似乎并未出乎市场的预料;而创新力度不够,营销体制及销售渠道有待推陈出新等亟待破解的问题,才是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双汇内部在未来发展战略、事业部运营模式改革及自建电商渠道等变革举措上尚存在争议,如何平衡内部博弈,也将关系到双汇的未来命运。

行业整体下滑

近日,有消息称,双汇5000万只肉鸡产业化项目即将投产,届时将为业绩的增长贡献力量。该项目自2009年底在河南省漯河正式开工后,近两年时常传出投产消息,却至今未能为企业创造实际价值。

日前,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陪同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视察了该项目,似乎也给外界传递出了积极的信号。

资料显示,该项目是由双汇集团和日本火腿集团合作建设,共计40个子项目,总投资超过17.2亿元,是中国最大的养鸡投资项目。一期项目投产后,年可生产饲料30万吨,出栏、屠宰商品鸡5000万只,生产高低温肉制品12万吨,可实现年销售收入55亿元,实现利税4.5亿元。

据消息人士透露,该项目肉鸡产量首先会满足双汇自用,如运作顺利,则希望能够成为麦当劳[微博]、肯德基[微博]的供应商。据悉,双汇每年从外部采购的鸡肉量高达60~70万吨。该项目一期5000万只的饲养规模虽不能保证双汇鸡肉需求的完全自给,但是也能贡献相当比例的自给率,这将保证其与外部供应商谈判时获得更大的议价能力。

肉制品行业内从业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该项目如果释放产能,对双汇将是个利好,降低其鸡肉原料的采购成本,也会改善目前并不好看的业绩表现。

数据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双汇发展实现营业收入99.31亿元,比2014年同期下降3.04%;实现利润总额12.02亿元,比2014年同期下降14.9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21亿元,比2014年同期下降14.55%。这种收入和净利润指标双下滑的情况,是2011年瘦肉精事件后所少见的。

双汇方面表示,一季度肉制品销量下滑是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随着经济好转以及新品大力推广,未来三个季度增速有望好转。

“双汇发展一季度出现这样的业绩是可以预测的,因为目前美国经济不好,猪肉价格下降,同时国内猪肉市场情形依然不景气,导致肉制品公司经济效益受损。”艾格农业大宗商品分析师马文峰指出这也是行业大势所趋。

在此市场环境下,其他肉制品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得利斯(16.96, 0.20, 1.19%)201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50亿元,同比下滑13.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182万元,同比下滑17.73%;雨润食品虽未公布季度报表,但是从其2014年年报营业额同比减少10.6%的情况来看,公司压力也很大。

营销体系面临改革

“2015年肉制品将通过调结构、扩网络转型,目标是做大规模。”双汇发展总裁张太喜指出,双汇下一步可能从产品结构、销售网络、营销推广等方面进行大的改革,做大销量寻求规模效益。

其实,为了顺应市场的变化,双汇近年来一直在进行各种改革,希望通过高毛利的新品带来销售的好转和盈利能力的提升。过去,火腿肠一直是双汇业务的重心,未来发展规划中,火腿肠仍是双汇押宝的重点。而分析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认为,“火腿肠”是旧式的高温加工肉,是要被市场所淘汰的,未来,消费者会接受更加安全、快捷的冷鲜肉和低温加工肉。

双汇也在研发新品,如港式叉烧、秘制红烧肉、秘制红烧排骨等预制的半成品。然而,对于正处在老产品升级或淘汰、新产品尚未释放价值阶段的双汇而言,内部销售体制和渠道变革成为当前的主要课题。

据了解,十年前,双汇学习日本的事业部制,按照产业布局和发展需要,建立肉制品事业部、鲜冻品事业部等,将生产和销售合为一体。“十年前,国内肉制品市场尚处在规模小、公司多的情况,双汇当时需要做的是更加专业化和规模化,在当时称为‘规模经济’。但是现在不同,产品注重销售渠道共享,讲究成本和效率,如果双汇成立专门的销售公司,将各个事业部的产品整合销售,将节省成本和提高效率,转化成所谓的‘范围经济’。”马文峰认为。

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消费品公司成立专门的销售公司,提高效率,据悉,双汇内部也有成立销售公司的建议,但是管理层的意见出现了分歧。

对此,双汇副总裁、新闻发言人刘金涛对本报记者断然否认:“如果说事业部制不好,为什么能发展这么多年?这些都是外界的猜测。”他表示这可能源于在电商方面的一些尝试。

此前,亦有接近双汇的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用电商改造双汇现有的业务模式,也是改革派努力的方向之一,他们强调不要把电商作为渠道的补充,而应该将其作为一个渠道,因为“电商可以给双汇带来一场管理革命”。

« 上一篇 下一篇 »